潜深伏隩的成语故事


潜深伏隩

拼音qián shēn fú yù

基本解释潜:深藏;隩:河岸弯曲的地方。形容潜伏深藏,不出头露面。

出处唐·韩愈《答侯继书》:“行自念方当远去,潜深伏隩,与时世不相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潜深伏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潜深伏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期颐之寿 《南齐书·禇炫传》:“使渊作中书郎而死,不当是一名士邪!名德不昌,遂令有期颐之寿。”
残花败柳 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,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,指望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。”
趁火打劫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笼,满屋寻一个遍,那有些影儿。”
胸有成竹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肝胆欲碎
饿虎吞羊 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极重不反 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
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
离弦走板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当过解放军呀,花一点,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。”